萧绍运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充满着浓厚的宋韵文化

浙东运河西起钱塘江南岸的西兴,东南过绍兴城至曹娥江,再东至梁湖镇,东经上虞区丰惠旧县城到达通明坝与姚江汇合。之后,经余姚、宁波江合

浙东运河西起钱塘江南岸的西兴,东南过绍兴城至曹娥江,再东至梁湖镇,东经上虞区丰惠旧县城到达通明坝与姚江汇合。之后,经余姚、宁波江合奉化江,东流镇海以南入江,全长200公里。其中,西兴至绍兴城段又名萧绍运河、西兴运河、官河。由西兴逶迤向东经城厢、衙前、钱清(原属萧山)出萧山而至绍兴。始凿于怀帝永嘉年间(307—312),由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凿。最早称为漕河,从宋嘉泰《会稽志》记载开始,被称为运河。

萧绍运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变化最大的发生于两宋时期,充满着浓厚的宋韵文化。

赵构圣舟过萧山

赵构(1107—1187),即宋高宗,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的开国皇帝。他是北宋靖康年间在金兵进犯的动乱中即位的。此时北方的金兵欲亡宋朝,大举南下,赵构只得仓促逃至临安(今杭州),但金兵依然穷追不舍,他无奈渡过钱塘江,经萧山逃至明州、温州、台州沿海一带。不久,在岳飞等爱国将领的奋勇抗击之下,加上金兵孤军深入难以维持,退至长江以北。赵构被迎至越州(今绍兴),于绍兴五年正月十四定都临安,总算坐稳了半壁江山。

据史料记载,宋高宗浙东运河行程不下5次,其中3次经过萧山。

第一次,于建炎三年十月戊寅,赵构从江府(今苏州)出发走水路,于癸未到达临安。庚寅,御舟过钱塘江驾临萧山,经西兴运河,壬辰到越州,驻跸卧龙州署,百司分寓。龙舟所泊的涛江,为龙横江,东接环城西河,西北连西兴运河。1987版《萧山县志》也写道:“高宗赵构南逃,停宿萧山,后逃往温州”。

第二次,从越州至钱清(时属萧山),再返越州。建炎三年十一月己巳,赵构由越州返临安,当晚舟行钱清堰时,奏报宋师败绩,金兵已渡长江。他只好于次日返回越州,决定改由浙东入海。

第三次,从绍兴返临安。绍兴二年正月壬寅,赵构御舟从绍兴西行,晚上至钱清堰,甲辰至萧山,乙巳候潮渡江,丙午至临安府,前后共4天。赵构回到了临安后,设置百官,政权才渐趋稳定。

因赵构多次经萧绍运河而途经萧山,使萧山留下许多意蕴深远的历史故事,如“泥马渡康王”等。

南宋六帝运河出殡

南宋的六位皇帝死后都葬于绍兴上皇山(绍兴市区东南18公里的富盛镇宝山内,亦绍兴茶场),世称宋六陵。后宝山之地亦改称攒宫,是江南规模最大的皇陵区。六位皇帝的灵柩均经萧山官河而抵达绍兴。史料均有记载,特别赵构的记载尤详。当朝大臣周必大所作的《思陵录》曰:淳熙十五年正月初十,陵墓动工修建,至三月十二毕工,历时二个月零二天。三月十八开始出殡,从新开门(在杭州清河坊与望江门之间)出发,登舟渡钱塘江抵达西兴。由马车送行二三里至运河埠头,108只大船开道,104只押后,自黎明出发至萧山县城江寺已经是傍晚,在江寺宿夜,次日再行35里至白鹤桥(今衙前)午餐,后又前进15里至钱清江边。因当时钱清江水位低于运河,两岸设坝,至钱清江涨潮与运河水位相,才能拖坝过江,因此船队到钱清时又是夜晚。三月二十续行,在柯桥休息用膳后,至晚进入绍兴城。这支由二百多只船只组成的出殡队伍,从出发,横渡钱塘江,穿越萧山的古运河,历时5天,最后抵达绍兴上皇山山麓墓地。船队所到之处,征发大批当地民工应役。同时,为保护赵构棺木的“舒适”,使船只顺利通过,还拆毁了不少桥梁堤堰、渠道和民房。

南宋赵构皇帝后的其他的五位皇帝,即孝宗于淳熙十六年六月崩、光宗于绍熙五年八月崩、宁宗于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崩、理宗于景定五年十月崩、度宗于咸淳十年七月崩,他们崩后出殡,均经萧山运河至绍兴上皇山。

此外,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徽宗、徽宗郑后、高宗邢后等陵以及众多皇室大臣之墓亦建于绍兴宋六陵,他们死后的灵柩也多经由萧山到目的地。

萧绍运河改走山南

萧山段运河原走北干山北,即现在的山北河是它的故河道。“民国”时期,来裕恂编纂的《萧山县志稿》载:“萧山之运河,本走山北。”现代志书也有记载,萧山《城厢镇志》引用了此话,并为防止读者误读,在“本走山北”旁,括注了“指北干山北”。

浙东运河萧山段为什么要改道?这与南宋右丞相史弥远有关。史弥远于嘉定元年十月升为右丞相后,独相宋宁宗17年。嘉定十七年八月,宋宁宗死后,他矫诏拥立贵诚,改名昀,是为宋理宗,封赵竑为济王,出居湖州。宝庆元年正月,湖州人潘壬等谋立济王赵竑未遂,史弥远派人逼竑自缢,诡称病死。自此,又独相宋理宗9年。

史弥远在两朝擅权共26年,一直得到宁宗、理宗两帝信任。其亲信有七人,被称为“三凶四木”(三凶:李知孝、梁成大、莫泽;四木: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陷害忠良,诛除异己。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史氏一族有许多人在京都为官,如他父亲史浩,在朝廷为参知政事;其兄弟史弥坚官至兵部尚书,后转任工部尚书。但史氏的老家是宁波鄞县,路途遥远。临终后,灵柩由西兴至萧山县城,需绕山北河一个大湾才能进入山南官河,十分费时。“民国”《萧山县志稿》谓:“官河,宋丞相史弥远所凿渠也。时以葬送达鄞自便,不顾邑之形势,故水弦流而奔越三百年。”二是,史弥远出自灵柩安全考虑。山北之运河,初没有海塘,由于山洪和潮流的冲击,屡遭冲毁。北海塘建后,有所改观,但海塘仍时遭涌潮冲击,堤塘冲毁时有发生,灵柩途经萧山危险系数仍高。于是,他利用职权,劳民伤财,动用国家、百姓钱财,在北干山南重建新运河,即现在的城河。改走山南,可以少走不少里程,更快到达鄞县。

航运大兴疏浚运河

萧绍运河开掘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灌溉,受益农田计山阴412084亩、永兴(萧山)23056亩,共计435140亩。但至南朝时,萧绍运河的航运功能超过了灌溉功能。

至南宋时,由于定都临安(今杭州)后,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航运进入繁盛时期。南宋官府及军队每年消耗的360万石米谷粮草,大多由运河而入;日本、高丽、真腊、占城、大食等国的外商,往往也从浙东运河入境,经由绍兴,抵达萧山,渡钱塘江而至杭州;而宋派员出使东南亚诸国,走的也是这条水路。西兴作为浙东运河的西端运口,是通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因而,萧绍运河的航运业务十分繁忙。

但此时西兴运河出现了大面积淤塞,严重影响了漕运与民间水上交通。宋高宗对萧绍运河的畅通与疏浚十分重视。开国伊始,就下令治河,并派遣人员带领大家进行疏挖,以保运河的畅通。这为萧山,特别是西兴运河两岸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水利条件。在赵构的影响下,他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及地方官也十分重视萧绍运河的疏浚。

宝庆《会稽续志》载:“山阴萧山运河,运河自萧山县西兴六十里至钱清堰。渡堰迤逦,至府城凡一百五里。自西兴至钱清一带,为潮泥淤塞,深仅二三尺,舟楫往来,不胜牵挽般剥之劳”。嘉定十四年冬,到任不久的绍兴知府汪纲明察实情后,迅速秉报朝庭,请求疏浚西兴运河。除府内自备工匠、夫役、钱米外,由“朝廷支拨米三千石、度牒七道,计钱五千六百贯,添助支遣,通计一万三千贯”。汪纲随即利用冬闲时节,组织沿河民众投入施工。通过由冬入春的大规模疏浚,共疏导西兴运河水路50多里,使“河流通济,舟楫无阻,人皆便之”。

修路建桥助力运输

钱塘江走南大门时,南岸岸线最初是“以山为柱”,冠山、西山、北干山、航坞山等就是它的岸线,后移至现在的北海塘一线。宋代开始,出现江道北移,形成萧山沙地。而那时,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人口急剧增加,浙东运河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与客商、物流集散地的明州(今宁波)之间的纽带,是通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也是朝廷通过此运河,将浙东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往都城杭州的要道。

为了不影响浙东运河西兴运口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北海塘外滩涂上新开挖沙河,以连接西兴运河,让船只照常进出钱塘江。《宋史·河渠志》写道:“萧山县西兴镇通江两侧,为江沙壅塞,舟楫不通。乾道三年,守臣言:募人自西兴至大江,疏沙河二十里,并浚闸里运河十三里,通便纲运,民旅皆利。复恐潮水不定,复有填淤,且通江六堰,纲运至多,官差注指使一人,专以开潦西兴沙河系衔,及发捍江士兵五十名,专充开潦沙浦,不得杂役。”这是萧山沙地的第一条人工河道。它就是现在滨江区西兴街道与长河街道的界河,位于岔口的七闸河的前身。

因为沙河的开掘,河的两岸形成沙路。宝庆《会稽续志》卷四载:“沙路,在西兴沙上,直抵江岸,长一千一百四十丈”。初因路况较差,从江上过渡者行路艰难,对此诟病者甚众。绍兴知府汪纲了解后,于嘉定十七年冬,费银3万余两,组织当地重新整修。经过一个多月整修,使沙路广阔坦,往来民众莫不称快。西兴沙路修筑完工后,往来舟楫过江抵达钱江南岸的西兴堰后,避开了入闸、沙涨的阻碍,即可直接进入西兴运河。为避免钱塘江泥沙进堤,运河水源轻易流失,保障漕渠的畅通,在通江口建起水闸。

为保运河畅通,绍兴知府汪纲曾下令在萧绍运河纤道畔,新建起8所各5间的“施水坊”。其中一所在萧山西门外。这些“施水坊”有专人值守,除免费供应茶水外,附带卖一些食品与日杂用品,从而既能方便过往行人、纤夫休憩,又能让守坊者有利可图,使“施水坊”长久地得以维持。

同时,鉴于萧绍原河道纵横,居民出行离不开舟楫、桥梁,于萧绍运河上建桥多座。如真济桥(又名都亭桥,即现在城厢街道的市心桥),古毕公桥(衙前镇境内)等。就连位于西小江畔,当年属萧山县管辖的钱清方家桥,在岁久断圯后,绍兴知府汪纲下令重新修建。

外国名人记载萧山

萧绍运河沿途河湖成网,景观林立,浓厚的水乡色彩和馥郁的文化气氛,构成了一条风光旖旎的江南风景线。历代文人从杭州渡过钱塘江,经由萧绍运河,抵浙东探古寻胜。南朝起,谢灵运、谢惠连、江淹等诗人,就徜徉在这条运河上荡舟吟咏。唐代,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不同时期的诗人,或从京洛车舟南下,或自岷峨沿江东流,过钱塘江,由萧山入浙东运河,抵达浙东旅游,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

宋代更多的文人墨客,如秦观、陆游、范成大等都舟过萧绍运河,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篇。南宋状元王十朋,绍兴二十七年,被授绍兴府签判等职,在来回绍兴途中写下《夜泊萧山酒醒梦觉月色满船咸而有作》诗:

候届星虚年夜凉,更堪停棹水中央

短篷破处漏明月,归梦断时思故乡。

客里未忘诗酒趣,老来厌逐利名场。

明朝又向钱塘去,十里西风桂枝香。

陆游于孝宗淳熙七年十二月,从四川东归回家途中,逗留萧山,写下《萧山》诗,曾有“会向桐江谋小筑,浮家从此往来频”之设想;淳熙十一年三月出游时,写下《雨中泊舟萧山县驿》诗,此县驿即梦笔驿,嘉泰《会稽志》载:“萧山县有梦笔驿,在县东北百三十步”;次年十二月,陆游再次出游,又写下《梦笔驿》五言古风一首,除了入蜀时在梦笔亭休息过,还说明梦笔驿在西兴运河中的地位。

还有不少外国名人,也舟游萧绍运河,留下了记载。如日本名人成寻,于宋神宗熙宁五年三月十五,自日本松浦壁岛登上中国商船,从此天开始写日记,记下了乘船从钱塘江,过萧山经运河,一直至新昌、天台的行程,不但较详细记述了运河水道、船运设施,还记载了诸多沿运河山川风光、风土人情、乡村城镇。其中很多地方记有经过萧山情况:如:“五月五日甲申……巳时,江下止船,依潮未满也。申时,潮满出船。得顺风,上帆,过钱塘江,三江中其一也。酉时,著越州西兴泊宿。”

由天台山经浙东运河回杭州。他写道:“八月二十日乙未……卯时,以水牛八头付辘轳绳,大船越堰。船长十丈,屋形高八尺,广一丈二尺也……申时,至于萧山。小船六只将来乘移。今日过四十里,至河口定清门宿。”

这些充满宋韵文化的诗文,是十分宝贵的。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