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项目之一 全新亮相

皇城与皇陵,一个是皇帝生前御宇之所,一个是死后长眠之地。对一个朝代而言,这两者是最具指标性意义的文物。杭州是南宋的皇城,而南宋的皇

皇城与皇陵,一个是皇帝生前御宇之所,一个是死后长眠之地。对一个朝代而言,这两者是最具指标意义的文物。

杭州是南宋的皇城,而南宋的皇陵在绍兴,后人把这里称为“宋六陵”。

作为2022年度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项目之一,昨天(7月15日),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内,一场《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展》全新亮相。展览共展出“宋六陵”出土遗物159件(套)。这也是宋六陵多年考古成果首次集中展出。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六陵发掘项目的负责人李晖达说,皇家制度体现在一生一死之中。皇陵是体现国家最高等级的丧葬制度。宋六陵不是简单的南宋古迹或者遗址,而是南宋时期中央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集中表现。

隐于茶田的宋六陵 未来将变成考古遗址公园

宋六陵,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从杭州武林广场附出发,驱车1小时30分钟即可到达。

7月14日,在《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展》开展的前一天,记者来到这里探访。

站在富盛镇宝山南麓的陶公路旁,向南放眼望去,是一大片茶田。如今宋六陵的部分遗迹,就隐于这茶田之中,但在地面之上已经看不到原有的建筑与遗迹了。

茶田北面是宝山,南面是新妇尖,山势蜿蜒,风景秀丽,宋六陵就坐落在两山呈合抱之势的坦之地。

从空中俯瞰,比宋六陵遗迹更为醒目的区域,是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厂区。它的前身是绍兴县攒宫茶场,后更名为绍兴县茶场。如今,这里已是国内最大的抹茶种植加工基地,2000亩茶田,主要种植龙井43和适制抹茶的日本薮北两个品种。

正午时分,气温已超过40℃,沿着茶田间的游步道,记者步行前往遗址区域。一路上游客寥寥,偶尔碰到几个人,都是去附的青龙山水库玩的。

70岁的村民吴大伯,正在茶田里割草,准备带回家喂羊。他说,从小就知道这里是南宋皇陵,但看不到什么东西,前几年考古队开始在这里考古,挖了三四年了,每年还有绍兴赵氏宗亲来这里祭祖。

问他陵墓位置具体在哪里?吴大伯指了指远处说:“那几棵高高的树下面,就是。”

茶田间高挺的树,是马尾松。细长的树干直挺挺的,顶上冒出枝叶,十分具有辨识度。

这几棵松树,可以看到一大块裸露的洼地,中间有整齐的方形坑,有些覆盖了网布,四周有隔离护网和铁门围住。

这里就是2019年至今一直在进行挖掘的二号陵园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基本认定,二号陵园为某帝陵的下宫遗址。

它的西侧约120米处,是一号陵园遗址,于2018年正式开始发掘,目前已保护回填整,被绿植覆盖。

2013年,宋六陵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宋六陵列入“十四五”国家大遗址;2022年,浙江省政府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六陵保护规划》。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宋六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南宋帝陵为什么在绍兴? 葬了七位皇帝为什么叫“宋六陵”

南宋建都杭州临安,帝陵为什么会选在绍兴?这里有一段历史。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的遗孀孟皇后在流亡途中病故,就安厝(cuò,停柩)于绍兴会稽山余脉的宝山下。这无意中启动了这座现存江南地区分布最集中的皇家陵园。

7年之后,1138年,南宋王朝正式定都临安(今杭州)。在其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先后有七位宋代皇帝(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和七位皇后下葬于这座庞大的皇家陵园。营建历史前后达144年,基本贯穿了整个南宋王朝。

最先安葬在这里的皇帝,是宋徽宗。

宋徽宗是宋高宗的父亲,替父亲选墓地,当时是高宗心里一件头等大事。风水是最重要的一点,根据北宋官修的《地理新书》中提到的“五音姓利”,把姓氏分成宫、商、角、徵、羽五音,再将五音与五行四方相联系,推断与其姓氏对应的阳宅阴宅方位吉凶,即所谓“大利向”。

“国音姓利”要求帝陵坐东南,朝向西北,呈一个落坡的状态。最后,就选择了孟皇后攒宫西北侧。

《南宋帝陵攒宫的形制布局》提到,因其“形势高大,林木郁茂,土色黄润,一带王气秀聚……庶几山冈顺于国音,风水便于地理”。

自宋徽宗永祐陵之后,这里就成为了南宋帝王陵。为什么叫“宋六陵”?主要当时是照着南宋六帝的序列来算的,没有把徽宗算进来。

当年,他们将这里视为临时的安息之所,期望着有朝一日魂归河南巩县的祖陵,故将此山命名为“攒(cuán)宫山”。“攒”有“暂时安置”的意思,“攒宫”指古代帝、后灵柩暂殡的地方,就像临安被视为临时都城一样。

从临安到绍兴 皇帝去世后殡葬路线怎么走?

宋代,帝王丧葬礼有一套严格的步骤。通常,在皇帝驾崩以后,就要开始修建陵寝,一般工时是6个月左右。

从南宋皇城到地处绍兴的皇陵,两地相隔百公里,现在驱车前往都要一个半小时,古时这段殡葬路线要怎么走?

在坚持皇陵选址不变的大原则下,沟通两地的浙东运河成为了重要的纽带。

以宋高宗为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宋高宗于德寿宫崩逝,在经过了繁琐复杂的丧礼后,淳熙十五年(1188年)三月甲寅日,庞大的仪仗队伍护送着高宗棺木从都城临安出发,沿浙东运河至今绍兴市富盛镇宝山的攒宫安葬。

当时担任右相的周必大根据宋太宗出殡时宰相吕端的旧例,向孝宗请求随同高宗灵柩前往绍兴。这次的经历,被周必大详细记录于其撰写的《思陵录》中。

考古专家们通过梳理杭州及绍兴相关历史遗迹,尝试还原出淳熙十五年(1188年)宋高宗出殡所走路线:

德寿宫→新开门→跨浦桥→西兴→觉苑寺→白鹤桥→浙东运河古纤道(钱清—柯桥)→迎恩门→光相寺→都泗门→鉴湖→通陵桥→御河→攒宫村→神道→宋六陵。

三十里水路,一般要走6-7天。

李晖达说,当时,皇陵与皇城所共同承载的,不仅是高不可攀的皇家制度,更是当时全体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重要文化遗产的象征。以浙东运河为纽带,努力呈现出南宋150年间,杭、绍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十年考古成果首次展出 展览上看什么?

在历史上,宋六陵几经劫难,被网友称作是“历史上最惨的皇陵”,但随着考古发现,“宋六陵”作为江南最大的皇陵陵寝遗址群,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逐渐被重视。

2012年至今,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整体规划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陵园遗址内组织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2018年,对宋六陵的发掘以探明陵园的建筑遗迹为根本目标,其间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包括迦陵频伽瓦饰(迦陵频伽,印度神话和佛教传说中半人半鸟的神鸟,被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板瓦、筒瓦、各色莲花纹瓦当和火焰宝珠瓦饰等。

2019年,宋六陵发掘又迎来重大突破。在一号陵园东侧约120米,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处规模更为宏大的宫殿建筑遗址,二号陵园遗址的考古发掘就此展开,考古工作持续至今。

这次展览,通过对十年以来宋六陵考古成果的梳理与回顾,结合出土的官用瓷器、瓦作构件、石制遗存对皇陵宫殿建筑、陵园结构、整体布局等方面科学复原。

主要展示的文物有两大类,一个是建筑,一个是瓷器。

“观众走展厅,可能觉得看到的都是灰灰土土的文物,但只要结合历史背景一起来看,这些建筑、瓷器,就能够重新‘立’起来。” 李晖达说,目前为止,宋六陵发现的瓷器虽损坏严重,但涉及了龙泉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建窑等南方重要的瓷窑产品,包括香炉、凤耳瓶、贯耳瓶、樽式炉、花盆、碗、盘、盏等祭祀、文房、日用器物,品类丰富,其中龙泉窑瓷器数量多、品质高,为南宋宫廷用瓷的重要代表。

在建筑呈现上,考古人员逐步复原了宋六陵所代表的南宋时期宫殿建筑的具体建筑艺术。本次展览展出了已经基本复原的一号陵园整体布局和陵园门殿、享殿、龟头殿的建筑结构,同时也初步提出了二号陵园中央大殿、左右配殿、东西回廊、门殿等主体建筑的复原方案。

结合这些工作,展览现场还制作展示了南宋皇陵整体陵园结构布局三维复原景象。

宋六陵的考古挖掘工作还在继续,这座曾经像谜一样的南宋帝陵,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一点点变得更清晰。

“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展”

展览时间:7月15日-10月16日

展览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南复路60号)

记者 余夕雯 陈中秋 摄影 陈中秋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