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宋代的文学样式除了宋词 还有别出心裁的宋诗

谈起古代文学,绕不开唐诗宋词,宋词是最能代表宋代的文学样式,那宋代文人还写不写诗呢?当然写啦,只不过宋诗面临唐诗这样的天花板,再怎

谈起古代文学,绕不开唐诗宋词,宋词是最能代表宋代的文学样式,那宋代文人还写不写诗呢?

当然写啦,只不过宋诗面临唐诗这样的天花板,再怎么写也写不过李白、杜甫了,需要另辟蹊径。

本周,橙柿讲坛“西湖宋迹”,历史人文作家、浙大城院人气讲师邵杨,和你聊聊别出心裁的宋诗,以及诗词韵律中的杭州气质。

咏花咏茶咏溪流 陆游:我咏莼菜

唐诗咏山咏水咏大江,宋诗就换个赛道,咏花咏茶咏溪流。

精致、内敛、着眼于细微处,宋诗的特点也正契合了宋代的文化气质。而杭州的气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宋朝的文化格所塑造的:温和、淡雅、轻柔、不张扬,同时又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细水长流的日常。

有时候,宋诗的聚焦点还会更接地气一些,比如,咏菜。这就不得不提诗词数量位居宋代榜首的陆游了。

根据学者研究,陆游对蔬菜相当挑剔,必须选取新鲜、柔软、娇嫩、水灵灵的那一类,才能入他法眼。而莼菜,名字雅、长得美,细嫩叶芽上裹着一层柔软外壳,在清波里漂荡舞动,陆游自然喜欢。

来杭州时,他就天天守着时令,盼着莼菜上市。他在《秋晚杂兴》里写“冷落秋风把酒杯,半酣直欲挽春回。令季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意思就是:我把酒与秋风对饮,喝到半醉,简直起了想要挽留春天,让它在这个秋季重新回来的念头。但是春天是回不来的,好在还有莼菜。今年莼菜采摘的时节有些晚了,却正好能够和鲈鱼同时享用。

另一首叫《花下小酌》的诗里,陆游也提到,“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鮆(ji,四声)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莼菜与鱼,伴着柳树、海棠花和燕子的呢喃,尽兴一醉,这是怎样让人神往的雅兴啊。

更为人熟知的,是“家酿湖莼谁共醉?江云淮月又经春”。这是他怀念故人的句子,莼菜又熟了,又一年春天过去了,那个能一起喝酒品莼菜的人不见了。

你看莼菜,好像天生就是让人情感丰富的食物。

铜鉴湖 激起杨万里的诗欲

在杭州与莼菜关系最紧密的,就是西湖区双浦镇。这儿的莼菜芽头粗壮、胶质厚腻,每年的产量都在数百吨,深受八方食客的喜爱与好评。这里还有一个有很多花、很美的湖泊——铜鉴湖。

铜鉴湖曾引来无数诗人的咏叹,白居易、苏东坡,都不例外。还有一位,是与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

铜鉴湖很美,左手靠着虎头山,右手靠着昙山,背后靠着石龙山,远望就如一把太师椅。湖水似一面有时墨绿、有时深蓝的铜镜,这铜鉴湖三字,由此而来。

杨万里游铜鉴湖之时,不忍离开,当晚宿于湖畔,只见渔帆、波光、灯影、晚空,星星点点。于是,他看了一整晚直到次日清晨,然后作了一首《晨炊泊村》:“沙步未多远,里名还异原。对江穿野店,各路入深村。秋水乘新汲,春芽煮不浑。舟中争上岸,竹里有清樽。”

整个画面,跃然纸上。那晨光熹微下的铜鉴湖,也就纤毫毕现了。

记者 韩晨柯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