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艺术,让老艺术成功出圈‘活’起来

黄梅戏和缠花都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艺术。为让老艺术成功出圈活起来,安庆师范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两支暑期三下乡团队,近日在安庆市迎江

黄梅戏和缠花都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艺术。为让老艺术成功出圈“活”起来,安庆师范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两支暑期“三下乡”团队,日在安庆市迎江区新龙社区开展“非遗传承与推广”安庆师大与安徽师大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线下座谈会,致力于通过非遗融合打造“联名款”黄梅戏发冠,共同助力非遗创新传承。

用笔在纸板上勾勒形状,沿轮廓剪制纸模,轻捻适量长度的丝绒线缠绕,不到十分钟,普通白纸“摇身”变成黄梅戏花冠配饰,在“非遗传承,公益之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指导下,“黄梅荟萃,戏传百年”调研团队第一件非遗融合文创产品在队长嵇晓雨手中诞生。

 

“英山缠花起源于北宋,有文字记载,该技艺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其用多色丝线在以纸板和铜丝缠绕出鸟、兽、虫、鱼等物品的一种立体工艺。”“非遗传承,公益之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长郭玉洁结合缠花小、巧、精、活四大特点向大家介绍小众非遗的“前世今生”。郭玉洁表示,缠花寓意深远,通常以配饰呈现,与黄梅戏淳朴流畅的唱腔气场很搭。

在了解缠花制作流程后,两支团队开始分组进行点对点教学。自小便是黄梅戏“戏痴”的石佳在动手制作缠花中却犯了难,“缠线的力度和疏密都要控制好,否则线就会散开乱作一团,缠花制作和黄梅戏学一样都需要心静气。”传承非遗的使命感让石佳完成了一件“缠花牌”黄梅戏发冠配饰,她认为,传承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传承非遗文化,任重而道远。

“在教学过程中,黄梅戏团队的成员为我介绍了《女驸马》发冠制作时需要注意的小细节,让我清晰感受到了我们在作品中倾注的情感。”“专职”缠花技艺教学的小老师连玉有了全新的教学体验,她解释道,之前在缠花制作中她会重点关注如何缠绕才能让作品更完美,而这次的交流让她感受到了缠花流转指尖的文化魅力。

 

运用抖音台合作直播、设计联名款文创产品、融合开展线下宣讲和教学……半天的交流学中,两支非遗传承团队碰撞出多样化推广“方案”。嵇晓雨称,非遗传承不能单依赖于老艺术家,不能让这些非遗文化若干年后只是能出现在史料之中。“黄梅戏和缠花都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艺术,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融合多种元素,让老艺术成功出圈‘活’起来。”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