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位听障朋友用一双巧手在无声的世界中耐心雕刻

振翅飞翔的雄鹰,栩栩如生的骏马,憨态可掬的小猪,潇洒自在的济公……这些活灵活现的木雕作品均出自余杭一位听障朋友——鸬鸟镇太平山村的

振翅飞翔的雄鹰,栩栩如生的骏马,憨态可掬的小猪,潇洒自在的济公……这些活灵活现的木雕作品均出自余杭一位听障朋友——鸬鸟镇太平山村的潘洪良之手。

在大家眼里,潘洪良开朗乐观,凭着吃苦耐劳的性子,脱离低保户的他静下心来沉浸到木雕创作中去,用一双巧手在无声的世界中耐心雕刻。

来到潘洪良的雕刻间,木桌上摆满了电锯、角磨机、电磨等各种工具,还有部分成品、半成品。只见潘洪良端坐一旁细心雕刻,木屑纷飞,木料被一点点削去,雕像越来越清晰,在这一方小小天地中,一块块普通的原木经过他的精细打磨,便有了新的姿态和生命。

虽然天生聋哑,但潘洪良从小脑子灵活,看别人修墙,慢慢自己就学会了做泥水工,家里有东西坏了,他也会趁别人修理时赶紧“偷师”……而这一切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父亲去世多年,姐妹都已出嫁,家里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潘洪良与妻子朱连凤结婚成家,婚后生了一个儿子。母亲年老、妻子待业、儿子渐渐长大,养家的重担都在潘洪良一个人身上,他只能更加努力工作,拉货、开挖掘机,打零工养家,此外,需要帮工的活,他也抢着干:挑着担子去山上运沙、砍树,争着做水泥帮工……

几年前,潘洪良的母亲意外摔了一跤,导致无法长时间站立,潘洪良便打算雕个舒服的椅子给母亲坐。“正巧得到了一块枯树根,我就参照网上的一些木雕作品,自己学着雕刻了起来。”潘洪良说,从未接触过木雕的他,仅耗时几天就做成了一把精致的木椅子。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他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启了木雕工艺创作之路。因为听力障碍,在自学木雕的过程中,潘洪良走了不少弯路,但他并未气馁,通过看直播、视频等方式,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

“许多技法是没有教科书的,靠心摹手追,靠日积月累。”潘洪良说。日复一日,繁杂的工作和雕刻使潘洪良的手变得粗糙,可他手中的雕像却越来越逼真,两年左右的磨练,他逐渐掌握了打胚、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一系列木雕工序。

迷上木雕后,潘洪良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作品越做越多,越做越好,他会木雕这件事逐渐在村里传开了,许多人打听过来,上门求购他的作品。尽管沟通有些不便,但潘洪良心中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随着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收藏,潘洪良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收入也慢慢增加起来,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潘洪良把无声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