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镇志】从明代澡堂子到清代繁华地区

杨柳青因水而兴盛,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在此交汇。明代以来,运河两岸人烟日趋稠密,南方客商来此开行设栈。到清代,随着年画业的兴起,

杨柳青因水而兴盛,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在此交汇。明代以来,运河两岸人日趋稠密,南方客商来此开行设栈。到清代,随着年画业的兴起,杨柳青的河沿大街、估衣街、猪市大街等几条街道成为繁华地区。《杨柳青镇志》记载,晚清时,本地经营行业有六十余种,包括石印、白铁、电料、煤炭、发电等,商号数百家,也有搭棚业、脚行、典当行、麻行,可以说是商贾如云、车水马龙。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过去兴隆火爆的行业悄然消失。生于1942年、家住西渡口胡同的杨柳青掌故老人王鸿书,记录下这些过往,从个人记忆的角度,留存住了历史细节。

杨柳青集镇始于明代

澡堂子的水浑浊得像米汤

明代,杨柳青形成了贸易集镇,到清代愈加繁华,辐射运河上下游村庄,所谓“逢一排六”,农历每逢一、六便设集市,如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一旬之内有两次大集,附商贩前来买卖交易,热闹非凡。其中猪市大街的生猪集市远闻名,这条街西起菜市大街南口,与席市大街相连,东至大寺胡同,与后大街相接,四乡及杨柳青镇的养猪户都来此出售生猪,每年腊月时人最多,大街两侧挤满摊点,来买肉的人拥挤不动。

澡堂子除了洗澡,还兼营茶水、理发、刮脸、搓澡、修脚、按摩、治脚气、修指甲。过去杨柳青镇有三家澡堂子,全在运河岸边:一是药王庙大街的周家澡堂子,名为“清泉池”;二是河沿大街的张家澡堂子,名为“新泉”;三是估衣街东的王家澡堂子,名为“聚华”。

我记得澡堂子门口的幌杆子要比其他商户高一些,杆子上挂着一盏长圆形的红灯笼,上写一个“堂”字。挂上灯笼表示澡堂子营业,摘下灯笼表示水还没烧开,或是歇业。每家澡堂子的外墙根儿都有一溜大水缸,这也是杨柳青的特色,因为那时杨柳青这一带运河泥沙多,澡堂子的小工每天傍晚从运河里挑水,注满水缸,转天一早泥沙沉底儿,舀出上面的清水,挑到后院,用大灶烧热,再灌进浴池里。

这三家澡堂子都没有莲蓬淋浴,只有大池子,常池子里的水整天不换,水浑浊得像米汤一样,只有逢年过节洗澡的人太多时,才会一天换两次水,还要在大门口贴上告示。有经验又有时间的人都是一大清早顶门就去,这时水最干净。但我记得自己小时候跟父亲到澡堂子洗澡,甭管多浑浊的水,照样扑腾得开心,洗得清爽,现在年轻人很难想象过去的日子了。

杨柳青镇有两条胡同的名字也跟澡堂子有关:一是老塘子胡同,位于估衣街南侧,相传清乾隆年间胡同里开了一家澡堂子;二是串心塘子胡同,也在估衣街南侧,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过去想喝开水要去水铺

水铺虽小但能养活一家人

过去有一种行当──水铺,老天津人都有到水铺买开水的惯,杨柳青有十几家水铺,后大街有梁记水铺、估衣街南有张记水铺、药王庙西有郭记水铺,镇内最大的是“三不管”的于家水铺和老公所口的卞家水铺。

水铺的伙计每天晚上去运河拉水,除了于家、卞家的水车是用牲口拉车,其余水铺的水车都是靠人力推拉。车上有一个大圆木桶,运河水运回来后,伙计把木桶底部的水管打开,把桶里的水注入大水缸,加上明矾,用大竹竿使劲搅拌,直到缸里的水出现漩涡,浑水变澄清了,再沉淀一夜。

水铺是“勤行”,别看只是烧开水,但伙计们非常辛苦,通常半夜三四点就得起来点火烧水。小水铺只有一口大锅,大水铺有两三口大锅,有用煤烧的,有用玉米秸柴火烧的。用煤烧出来的水是饮用水,用柴火烧出来的热水一般只有六七十度,是给富裕人家洗脸洗脚用的。水温不一样,燃料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早晨5点,水铺的第一锅热水就烧好了。农村人起得早,泡茶、洗漱都要用热水,开水一毛钱一大铁壶,杨柳青人管买热水叫“倒水”,大人吩咐家里的半大孩子,“到水铺倒壶水去”。

富裕人家买了开水回来,倒进暖水壶,喝完了再去买。普通人家过日子节省,每天买上一两壶开水,只是沏茶时,或小孩子吃饭时才喝些热开水。穷苦人家基本不买水,中午或晚上做完饭,用大铁锅烧一大锅开水,用土灶里柴火的余温温着铁锅,也能喝上热水,不过铁锅里的水总有一股菜汤味儿,只有家里来客人时,才会去水铺买一壶开水给客人沏茶。

水铺里的大锅总是“咕嘟咕嘟”响个不停,有人以为锅里的水总是开的,其实天津卫有句俏皮话,“水铺的水──不开”,水铺的人在锅底扣了一个大碗,所谓开水的声音,其实是那大碗发出来的。如果有人来买开水,伙计得临时添火,如果只是打热水,就不用捅旺炉火了。锅里的水真要是一直沸腾着,一来消耗太快,二来也太浪费煤火,做小买卖就得精打细算。

除了普通人家用热水,逢集时,赶集的人只带着凉饽饽,也会买碗热水,这种吃法最便宜。杨柳青水铺的买卖都挺红火,一间小水铺养活一家四五口人没问题,只是确实辛苦。水铺在卖水之余还干挑水、送水的业务,伙计们帮着没有壮劳力的家庭从运河挑水灌满水缸,能赚几分钱,有那好心的伙计还帮着在缸里放入明矾搅拌好了再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了烧煤的小炉子,操作起来比农村土灶简单多了,在炉子上做壶热水很方便,水铺也就慢慢消失了。

杨柳青的包子有秘方

嗑瓜子嗑出了小产业

天津人爱吃包子,过去杨柳青镇有好几家包子摊,比如西渡口黎记包子、大寺胡同邢记包子、河沿大街石家大院西的梁记包子、“三不管”的耿记包子,味道都不错。因为黎记包子摆摊的地方挨着我家开的永德昌线铺,我们两家关系很好,黎家每天收摊后,就把锅灶、笼屉、碗筷、桌子、凳子、旱伞等寄存在我家院子里,每年端午节他家都给我家送粽子,春节时给我家送肉馅。

黎记包子的老掌柜叫黎广,人们惯喊他“黎黎广”。第二代掌柜叫黎玉华,是黎广的五儿子,他租了西渡口胡同西南角的长条房子当门脸,一直干到公私合营。上世纪80年代,黎玉华在杨柳青北门附重新经营黎记包子。

黎记包子铺的馅料配方很讲究,猪肉必须保证新鲜,手工剁馅,夏天天气热,人们往往吃不了太油腻,肉馅就要肥三瘦七,春秋两季肥瘦各半,冬天天寒地冻,肉馅改成肥四瘦六。佐料配比更不能马虎,一斤肉馅要放一两酱油、一两半香油、二两半大葱、一两姜、半两大料面,不能用眼看、凭经验放,一定要称重量。一斤馅加半斤或八两猪骨高汤。过去没有冰箱,调好肉馅用冰块镇上,一来为了保鲜,二来是让汤料凝固,便于将汤汁包进包子里。包子皮要有嚼劲儿,不能厚,但也不能掉底、塌帮、漏油。

还有一件事挺有意思。清光绪年间,天津城里的点心铺需要瓜子仁,组织城里居民嗑瓜子,但城里人不爱干,祥德斋、胜兰斋等点心铺就到杨柳青找人干。杨柳青有一户姓范的人家,组织附居民嗑瓜子赚外快,后来发展成了小产业,陆续有陈家铺、瓜子刘永、板桥胡同宋家、天齐庙前姜老卫等人家干这个业务,可以说这个行业养活了不少人。

这些人家从东北进货,主要是西瓜子、南瓜子、倭瓜子,有时也有葵花籽。村民们领来瓜子,嗑出瓜子仁后交货、领钱。有些村民扣下一点儿瓜子,留着自己家炒着吃,交货时也能蒙混过关,因为都是乡里乡亲,东家会睁一眼闭一眼。我记得每到学校要交学费时,我妈妈就让我去嗑瓜子。我搬个板凳坐在院门口,连着嗑好几天,能有一点儿收入。过去还有个说法,门牙有豁口的闺女十有八九是杨柳青人。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