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聚焦|医疗人才引领:高质量向“黔”闯新路

编者按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医疗人才是推动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

编者按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医疗人才是推动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把人才摆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优先位置,深挖、培育我省本土医疗人才,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凝聚国内顶尖医疗人才,通过“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东西部协作等多措并举,吸引高层次医疗人才到贵州,促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健康贵州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相关资料图)

>>>>>>>>>>>>

4月7日,我省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共建区域医学中心为契机,深化医疗卫生、医学教育等方面合作,助力健康贵州建设,助推贵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一台台高难度手术不断开展,一项项新技术不断引进,一个个专科不断建强,一系列成效背后,离不开高层次医疗人才的辛勤耕耘。截至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输出医院共派出120余名专家到我省开展医疗卫生相关工作,他们为推进健康贵州建设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副院长刘亚波认为,要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学科发展和医疗人才不可或缺,“通过专家团队和领军人物来带动医院的学科发展,是实现医院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李莹是北京积水潭医院派驻贵州的足踝专家,作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到贵州后,积极下沉、扎实调研。贵州足踝疾病患者发病率较高,为解决该群体就医需求,他积极筹备足踝外科建科事宜,将微创手术等较为前沿的医疗技术引进到医院,去年12月,最终促成我省首个独立的足踝专业科室正式开科。

李莹(中)正在做手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摄

贵州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搭建卫生健康领域高精尖人才大汇聚平台,吸引北上广头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到贵州,将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离不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把人才摆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优先位置,我省还通过项目引才、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银龄计划、东西部协作等形式和途径,推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

持续优化项目吸引人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2022年共招聘384人,其中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45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的依托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依托优势学科引进高层次人才31人;通过“人博会”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人才270余人;领导专家“以才荐才”累计推荐800人;实施重点人才“蓄水池”政策,助力医疗卫生领域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目前已有2家企业3个岗位入池。

上海专家高波涛正在查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摄

创新组建“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2016年至今,入团专家1531人,其中院士62人,助力贵州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骨干医生等高层次人才2500余人。全省20余家邀请单位共对接院士专家200余人,培训医务人员30000余人次,共计诊治患者2000余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项。

创新实施“银龄计划”。积极引进省外退休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到贵州医疗卫生机构工作,2022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222个单位年度引才747人,其中省外引才141人。国家“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引才落地7人。

深化东西部协作高位嫁接人才。广东省18家医院、省内10家医院“组团式”帮扶我省20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共336家省外医疗卫生机构对我省开展实质帮扶。同时,争取中组部第22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付莹坤挂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除此之外,我省在挖掘和培育本土医疗人才上不遗余力,且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国医大师增至2人、全国名中医6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建设国医大师工作站2个、全国名中医工作站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站1个。累计获批医学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尚义班”共招录240名学生,南山班共招录90名学生,协和班共招录128名学生。拓展实施“黔医人才计划”,在“北京班”“浙江班”基础上新增“上海瑞金班”“广东班”和“华西班”,全年共培训292人。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编辑/黄军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