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虾刺客”又来了 超市售卖北极虾竟以每百克为单位

我在瑞典生活的时候,有一次看到超市卖北极虾,单价14 9瑞典克朗(当年约合人民币15元左右),因为便宜(可能是瑞典离北极比较近的缘故吧),我

我在瑞典生活的时候,有一次看到超市卖北极虾,单价14.9瑞典克朗(当年约合人民币15元左右),因为便宜(可能是瑞典离北极比较近的缘故吧),我又喜欢吃虾,就装了很多。结账时,居然要付300多克朗,虽然有疑惑,但我还是默默地付了钱。回家路上我越想越不对劲,这些虾怎么也不可能有20公斤啊?于是我回到超市,走到北极虾那边仔细看了一眼价签,确实是14.9克朗。确认了证据之后,我理直气壮地找到收银员,指出她把14.9克朗的单价误打成了149克朗。收银员看了一眼小票,冷冷地对我说,价签上写的14.9克朗每百克,不是每千克……

呃,我从来没有想过超市的价签竟然还有以“百克”为单位的,只能怪自己没看清楚了。这件事搁在今天,就可以用“北极虾刺客”来形容了。

自打“刺客”这个词有了新用法之后,今年“刺客”出现的频率好像特别高。先是“雪糕刺客”,后来是“水果刺客”“共享充电宝刺客”“共享单车刺客”……如今开学在即,又冒出了“文具刺客”。躲开了这个,未必躲得过下一个,感觉消费者都快被“刺”成筛子了。

所谓“刺客”现象,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商品定价虚高,二是价格标识不明显。无论是哪个意思,都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伤害。比如你每天都骑共享单车,有一天价格突然涨了,锁车扣款时你才发现比之前贵了,心里肯定不舒服。这时候就会涉及到几个问题:涨价是否合理?商家自然会拿出一大堆涨价的理由,但是这些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可以由谁来评判?消费者是否有参与议价的可能?移动支付时代,商家该如何在消费发生之前就清楚、明白地将涨价情况告知消费者?平价的商品和服务是不是越来越难寻觅了?涨价之后,消费者在同类产品和服务中是否还能找到“平替”对象?

“北极虾刺客”的经历发生在十八年前,但我至今记忆犹新,各种细节历历在目。从那以后买东西,我都会格外关注价格单位的问题。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件事告诉我们,“刺客”虽然只是让消费者多出了一点点“血”,但是它对消费信心的伤害是巨大的,而且会持续很久。

“刺客”现象在多个领域集中出现,说明不是偶然,主管部门应该加以重视,组织调研,看看这背后都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做出怎样的整改。大数据技术下,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理应更加透明才对,价格提醒机制也应该根据移动支付习惯做出相应调整。如今各路“刺客”已经现身,总不能听之任之,不仅需要把它们消灭,还需要建立更好的防范机制。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