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致母亲》:母爱是一道光,永远在心中照亮 天天亮点
5月14日晚上8:00“妈妈不烦”品牌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王不烦分享《有赚钱的能力,才有选择的自由》点
5月14日晚上8:00
“妈妈不烦”品牌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王不烦
分享《有赚钱的能力,才有选择的自由》
(相关资料图)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代,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说起2022年最火的电视剧,非《人世间》莫属。
观众们纷纷表示不忍倍数播放,原因就在于它太接地气,剧中的亲情桥段数次令人潸然泪下。
对于原著作者梁晓声来说,如此感人的作品远远不止这一部,而以母爱为主题的经典合集《致母亲》便是其中之一。
通过对母亲的深切缅怀和深情凝望,他以赤诚之心回顾了关乎“母亲”的故事。
一个个故事里,书写着底层人物命运的悲苦,和生活中最朴素的母爱。
其实,如若读懂了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也就读懂了母亲的心和爱的真谛。
梁晓声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而他的父亲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在很多年里都远赴西北,一家的生活重担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锲而不舍地克服困难,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最让他甚为感念的是,没有上过学的母亲,在他的心里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零食是奢侈品。
说来也巧,饿极的梁晓声意外发现马车老板睡觉时枕着四分之一块豆饼,他瞅准机会,迅速地抽出豆饼,飞也似地逃回家。
车老板追到家后,向母亲说明豆饼是自己两天的口粮,丝毫不护短的母亲疾言厉色地要求儿子道歉。
不情不愿地道完歉,梁晓声被接下来的一幕惊到了。
许是母亲诚恳的态度让车老板动了恻隐之心,他果断举起门前劈柴中夹着的斧头,把豆饼垫在门槛上砍成两半,并将一半慷慨地赠予母亲。
母亲推辞不掉,收下了那块小小的豆饼,又折返进屋,拿出两个窝窝头和一个咸菜疙瘩,硬塞给了车老板。
世道唯艰,人人莫不是在费力讨生活,贫穷自会限制善良的能力。
可是在素不相识的他们之间,在一来一往的豆饼、窝窝头、咸菜疙瘩之间,深深的善意却在悄悄地流转着。
最美妙的教育,总是有心无痕的。
淳朴厚道的母亲,讲不出高深的道理,却用自己润物细无声的言行,教会了梁晓声的正直,以及对人的同情心。
事实也是如此。
若干年后,梁晓声去学生的家乡游玩,见到村里八十多岁、身患癌症的徐阿婆为了偿还“债务”,每天就着自己腌的咸菜,喝糙米粥,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得知原委后,他主动要求帮忙还款。一份质朴的心意,让人为之触动。
万事皆有轮回,善良也是如此。
读过一句话,“轮回不用等到下世,今生今世就能看到,你的父亲就是你的前世,你的孩子就是你的来世。”
深受母亲为人处世影响的梁晓声,已将“善良”二字刻进骨子里,落在一枚枚有深度和温度的文字中。
大道至简,不论走了多远,看过多少世故,善良永远是生命最暖的底色。
母亲的善良,在“小姨”的故事里持续。
幼年时的一个雪夜,梁晓声在铁路上做临时工的母亲领了一个陌生女子回家。
此后,那个清冷破败的出租房里就多了一个孩子们唤作“小姨”的人。
为生活奔忙的母亲日日疲累,没有精力给予孩子们过多的陪伴,而小姨的到来,改变了家中原本沉闷单调的生活,也弥补了他们匮乏的母爱。
为了回报母亲的收留,勤快的小姨或是抢着做饭刷碗,或是帮着照应孩子。
看到孩子们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拉粑粑,小姨动手搭建了简易茅厕。
臭虫横行,孩子们睡不好觉,小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惜花掉自己的工资买来石灰粉,把家里家外修整了一遍。临了,孩子们都睡上了安安稳稳的觉。
小姨的双手被石灰粉烧伤,没有一句怨言,倒是惹得母亲的眼泪如雨般簌簌地落。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小姨带领孩子们平整土地,清理垃圾,随后又在屋外种上花籽和菜籽。
夏季来临时,花草瓜果香引得蜂飞蝶舞,人人称羡。
一处破烂不堪的房子,被小姨的巧手打造成了美不胜收的世外桃源。
而梁晓声和兄弟姐妹们也在这样舒适的环境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欢乐与温馨,贫瘠晦暗的童年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后来,小姨的人生发生变故,梁晓声的家人们依然给予小姨最周全的帮助,哪怕在得知其病重时,仍竭尽全力地接济、护佑她。
小姨的生命临近终点,守在身边的、与之掏心掏肺说话的,也是梁晓声这个与他并无血缘关系的人。
真情,令时光温柔。这份双向奔赴的爱的抵达,是他们生命中一场盛大的欢喜。
奥斯卡·王尔德说,“有些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对梁晓声来说,小姨便是这样的人。
他们与小姨,彼此间虽不是亲人,自始至终却胜似亲人。
母亲对小姨无私的关爱,也换来了小姨对他们全家的真心相待。
所以说,每一份爱意与希冀都不会落空。
纵使光阴流逝,记忆与爱,有来处,也有归处。
在电视剧《人世间》中,周秉昆母亲的身上,就有梁晓声真实生活的缩影。
劳累和艰辛没有压垮母亲,母亲靠着坚强和韧劲给了孩子们最贴切的关怀。
因为生活穷困,一个人要拉扯五个孩子,母亲每天披星戴月早起晚归,白天拼命在工厂干活,半夜到家还坐在微弱的灯光下,给孩子们缝补衣服。
很多时候,灯在亮着,疲惫的母亲“肩靠着墙,头垂着胸,补物在手,就那么睡了”。
也正是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熬,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既是如此,母亲依然乐观向前,倾尽心力地护卫着孩子们。
梁晓声从小就喜欢看书,当时生存都很艰难,母亲却默许了他的爱好。
母亲懂得“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的道理,也知道他不会乱花钱,所以允许他留着劈柴、卖煤剩下的钱去买书。
有了几十本小人书后,梁晓声琢磨出个办法,去电影院门口、公园、火车站等地出租小人书,打算以此赚些零花钱。
不曾想,有一次,警察没收了他全部的小人书。
母亲知道后,立马带着他去派出所,想要回小人书,跟警察一个劲地求情,无奈仍被粗鲁地拒绝。
再无二话,母亲揽着他坐在派出所前的台阶上,一等就是四个小时。
最后,母亲的做法打动了警察,警察不仅归还全部的书,还专门找了车子将他们送回家。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那一刻,眉眼温柔的背后,是她为人母的勇敢和坚定。
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有句台词,“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她们从来都不是超人,她们只是为了孩子变得万能。
梁晓声想买一块五的《青年近卫军》,去到母亲工作的厂子要钱。
逼仄闷热的环境让人窒息,母亲却在角落里埋头苦干。
他心下不忍,还是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哪怕工友们一致劝说、反对,母亲没有迟疑,拿出差不多两天的工钱,并说了一句让他闻之落泪的话:
“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那一天,他顺利地拿了钱,不过没有去买心仪已久的书,而是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不顾旁人的质疑,瘦弱而坚韧的母亲,一直在用朴实的爱,为他守护着精神故乡。
有人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带来光和温暖的人,那个人或许可以改变他的一生。”
梁晓声的作品经年后屡次荣获各类大奖,自然也离不开母亲早年的鼓励和鞭策。
于他,母亲毫无保留的爱,如藏于心中的一道光,引导着他前行,也照亮了他开挂的文学之路,照亮了他的漫漫人生路。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诗,“世上有一部永远都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母爱如书,值得每个人用一生去阅读。
梁晓声客观冷静的笔触里,尽是细腻深沉、不求回报的母爱。
没有人生来就是母亲,但为了子女,她们甘愿给予无边无际的包容与奉献。
洞悉世间百态,感悟人情冷暖,亲情是永远也绕不开的一环。
这份与生俱来的丝丝缕缕的牵绊,任倥偬岁月也拆不散。
母亲节,只不过是悠悠一年中的一天。而母亲亘古绵长的爱,却是岁岁年年。
以爱之名,为爱发声,祝福天下所有母亲健康、平安!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主播 | 童童,公众号:童童陪你读书,微信视频号:童童陪你读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