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台风是在哪里登陆的?山竹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2018年9月15日,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2018年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台风山竹的发展过程:2018年9月7日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
2018年9月15日,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2018年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
台风山竹的发展过程:
2018年9月7日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在同日下午12时05分对其发布烈风警报;晚间9时1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822,并命名为山竹。
2018年9月15日凌晨1时40分,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接近中午时已经离开陆地,以每小时25公里速度吹向南海。
2018年9月15日9时30分,台风“山竹”移入南海东北部,16时,“山竹”中心位于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85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并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继续向广东沿海靠近。
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相当于162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
2018年9月18日8时,日本气象厅认定其完全消散。
给台风取名字是为了区别和记忆,也为了更好地预警与防御。台风的名字可不能乱取,要通俗易懂好记,才便于向台风区群众传递信息。尤其当同一地区面临几个热带气旋时,简单易懂的台风名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避免混乱,便于警报。
台风的名字也不是想取就取的。关于台风的名字有一份相对固定的命名表,这份命名表被称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简称为台风命名法。命名表上共有140个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和所属亚太地区14个成员提供,分别是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每个成员各拥有10个命名权。
中国大陆提出的最新的10个名称分别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露、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木兰、海棠。
而台风“飞燕”是韩国提出的名称,“山竹”是泰国提出的,“百里嘉”则是美国提出的。
这些名字要均要符合在任意成员地区发音容易、没有不好的意义、不带来任何困扰,非商业机构名称等这些硬性条件,且选取的名字要得到每个成员的认可,任一成员反对的名称就不能用来命名。
为什么叫“山竹”、“飞燕”,也与取该名的成员偏好有关。比如日本爱以星座命名,韩国爱以动物、外太空元素命名。中国大陆则爱以传说人物与花名等来命名台风。
这些名称一经确定便会按顺序年复一年使用,但并非亘古不变,一旦某个台风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特大损失,就会被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由原提供成员重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