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将“拟人”作为终极目标 寻求“就业”才能走出实验室

虽然人形机器人总是科幻世界的主角,但它在现实生活里似乎仍未完全从实验室毕业。近期,一些市场热议令这个科幻主角进入舞台焦点,人们期待

虽然人形机器人总是科幻世界的主角,但它在现实生活里似乎仍未完全从实验室“毕业”。近期,一些市场热议令这个科幻主角进入舞台焦点,人们期待它早日“就业”。

中国市场也将是机器人的热土,一批从业者正在该领域集聚。近期,媒体在采访达闼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杨光华时了解到,人形机器人作为最符合人类理想的机器人形态,有可能成为继PC、智能手机之后消费领域的“第三台计算机”。然而,它目前的重点工作,一是升级大脑,一是寻求“就业”,似乎走着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毕业之路。

机器人需要“长得像人”

近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的亮相引起市场轰动,反映人们依旧期待机器人能长得“像人”。杨光华指出,人形期待,其实既有心理意义,也有应用意义。

“从心理角度来看,相比其他形态的机器人,人类更愿意与人形机器人交流。”杨光华表示。

在消费市场上,人们已经可以接触到形态各异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未必具有人形。常见的下棋机器人、扫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均仅仅具有特定功能需要的硬件形态,部分采用机械臂、交互面孔。

然而,人形机器人始终在吸引更大的市场兴趣。当前,波士顿动力、特斯拉、达闼均已造出具有人体形态的机器人。杨光华介绍,人形机器人通常具有人类身高和躯干构造,例如在达闼制造的人形机器人上,就有34个柔性关节、灵活的手臂、手指和自由移动的底盘,“人形机器人要同时实现看、听、说、走、做等类人能力。”

为什么要强调“人形”、类人身高甚至体重呢?在人形机器人制造商眼中,只有具备人形,机器人才能在人类劳动的场景中实现替代性工作。“人形机器人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水杯、剪刀、门把手等,将来要适应人类创造的各种物品、工具、设备、设施、房屋和环境。”杨光华表示,人类无法为机器人另外创造一个世界,最终是为了让机器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服务。

机器人“脑升级”

人形机器人将“拟人”作为终极目标,升级了机器人的机械难度。大脑环节,算是制胜法宝,目前采用云结合、人工智能,是行业的主流方向。

据杨光华介绍,达闼已经实现机器人“脑上云”,“云端大脑更具智能,从而可以赋能丰富的云端机器人设备。”相关操作系统海睿OS,聚焦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智能控制、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先进技术。

市场上也有研究者“拆解”了机器人的机械构造,发现虽然零部件是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但“大脑”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是“把机器转化为机器人”的关键。

这个拆解来自国盛证券对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研究,拆解反映机械产业链占据人形机器人成本超过70%,其中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驱动器与机器视觉等重要零部件。不过,能令人形机器人“实现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升级”,则需要涉及自动驾驶、视觉导航、传感器之类的技术融合。

“有了云端大脑,机器人还可以不断自我学习、进化和成长。”杨光华指出,尤其在中国人工智能大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将得益于国产导航、视觉图像、语音语义开发企业的进展,向更智慧、更类人的方向进发。

机器人寻求“就业”

眼下,机器人想要真正走出实验室,必须找到接纳它的“就业”市场。和人类相似,机器人就业既需要“专业对口”,也需要“成本合适”。

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波士顿动力机器人Atlas,目标用于搜索和拯救任务。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则被官方展示用于工厂搬运、浇花等任务。

“人形机器人还可以用于家庭服务、老人陪护等场景。”杨光华指出,目前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药品配送、人员出入管理、夜间巡逻等工作,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也能起到陪伴作用。问及价格,他则表示亲民价格不可或缺,否则机器人对普通消费者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据了解,机器人人才储备,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相关人才结构,涉及大学生、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培养,也涉及蓝领工人。

达闼教育副总裁齐建伟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行业需要推动国家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和机器人相关标准的建设。

10月17日,由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达闼协办的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和中国机器人创新与实践论坛已经展开报名,预计将吸引约400支队伍参赛。“国家机器人行业专业人才紧缺,我们希望能在高等院校的科研、专业人才实验室建设和职业产业学院等三方面,进行深度的产学研融合。”齐建伟称。

责任编辑: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