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耳鸣不要慌 学会判断病情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外界没有任何声源,可耳朵里就像藏了一只小蜜蜂,一直发出嗡嗡、吱吱的声音。这让人注意力不

日常生活中,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外界没有任何声源,可耳朵里就像藏了一只小蜜蜂,一直发出嗡嗡、吱吱的声音。这让人注意力不集中,睡不好觉,非常烦躁。

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刘骁介绍,耳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病因复杂难以明确,成人耳鸣患病率接20%,约1/3的老年人存在对耳鸣的长期感知。“大多数情况下,耳鸣不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任何损害,也不一定意味身体处于疾病状态,可自行缓解。但也存在某些严重疾病早期征象的可能,因此要学会自我甄别。”

耳鸣拖了一个月就诊,检查后得知是“聋了”

“左耳朵里好像有气泡声,咕嘟个不停。”55岁的吕女士说自己被耳鸣折磨一个月了。最初,她在附的药店买了滴耳液,可用了几瓶都没效果。由于耳鸣不止,她吃不好睡不下,人也变得越来越憔悴,于是来到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接诊的刘骁检查后发现,吕女士的外耳道和鼓膜都没有问题,也没有中耳炎的迹象,怀疑是听力下降引起的耳鸣。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突发聋,而且拖延太久,已经给听力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

刘骁说,突发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听力损伤,与内耳血管痉挛、阻碍引起的缺血障碍,使得感觉声音的器官供氧不足有关。突发聋通常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但耳鸣也是突发聋的常见症状,严重时还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出现单侧耳鸣同时伴听力下降,应尽快完善听力检查,一旦确诊为突发聋,要尽快接受治疗。否则拖延一周以上,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他介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不同的耳聋类型选择不同方案,并依据个人听力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所以患者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就诊,进行规范的个体化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遇到耳鸣不要慌,学会判断病情很重要

不过,刘骁也坦言,临床中多数耳鸣一般不会有实质的危害,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这与工作压力、情绪和睡眠有很大关系,故改善工作和生活惯是缓解耳鸣的重要手段。

“耳鸣非常容易出现在情绪不稳定的人群中,而持续的耳鸣又会加重情绪不稳,这类人群诊治起来会比较棘手。”他经常遇到为耳鸣焦虑的病人,怀疑自己“得了大病”,即便四处就医都没有查出实质问题,还是无法安心。

刘骁建议,对于耳鸣不要过于恐慌焦虑,病急乱投医,也不要盲目自信,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听之任之要学会对耳鸣的状况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如果是以下这些情况,可能只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没休息好,休息观察一段时间就好。如,双侧轻微的耳鸣;除了耳鸣以外,身体没有其他任何不适;耳鸣仅在异常安静的环境中出现,如:深夜、安静的室内等;耳鸣时有时无,独处时仔细听可以勉强听得见,有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时就听不见了;一过耳鸣,耳鸣出现了几分钟就消失了等。

如果出现听力下降、眩晕、耳痛、耳道流脓、单侧耳鸣等耳部症状,以及长时间持续耳鸣(一般≥1月),并且耳鸣声越来越响的少部分耳鸣,就需要到医院好好排查原因。

在极少数情况下,耳鸣伴有突发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如面瘫、肢体偏瘫、口齿含糊、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能是紧急的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尽快去急诊就诊,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责任编辑:hn1007